趣味偏旁联
与其他文字相比,汉字的造字方法种类繁多,主要有象形、指事、会意、形声、转注和假借六种。汉字的书写笔画也独具特色——横平竖直,一撇一捺、一钩一折都各有神韵。也正因此,汉字给人留下了无尽想象的空间。从古至今,对文字情有独钟的文人才子们以汉字字形为基础,做了不少文章。例如,通过对汉字结构的拆分,将汉字与长久以来备受喜爱的对联结合,就形成了十分著名的偏旁联。
所谓偏旁,就是汉字字体中具备的某些相同的组成部分,例如“嘴”、“味”、“吃”等与“口”相关的字,都是以“口”字做偏旁的。不言而喻,结合汉字的偏旁部首进行构思,所作出的对联就是“偏旁联”。
古往今来,一副五行偏旁联最令人称道。原联“烟锁池塘柳”出自南明文人陈子升的巨著《中洲草堂遗集》,短短五个字即勾勒出江南小镇烟波浩渺、水塘碧绿、杨柳依依、荷花亭亭玉立的唯美景象。当然,这句短联最出色的地方在于,五个字分别用了五个不同的偏旁,且恰好契合金、木、水、火、土五行,其精妙程度可见一斑。因此,想要对出与之相称的下联极为困难,就连陈子升本人也没有做出高匹配度、高水准的下联。
写出“烟锁池塘柳”这一绝句后,陈子升食不知味、夜不能寐,绞尽脑汁思考下联,最终勉强作出三个对句——灯垂锦槛波;烽销极塞鸿;钟沉胚榭灯。然而,陈子升本人对这三个对句都不甚满意,于是他将上联展示给众人,希望有才之人能够对出更为精妙准确的下联。
果不其然,不仅当代文人,就连后人都被这巧妙的上联深深吸引,纷纷大展拳脚,苦思冥想,也对出了诸如“桃燃锦江堤”、“灯深村寺钟”之类的佳句。这些对句的语言虽不似上联如行云流水般顺畅,但意境基本能与原句相匹配。可令人始料未及的是,在诸多对句中,流传最广、得到最多认可的,却是在语言及意境方面都与原联极不相称的“炮镇海城楼”——该句出自清代文人梁章钜的《巧对续录》。
时至今日,也有许多感兴趣的人脑洞大开,对出“锈堵油烟机”之类的令人捧腹的奇妙句式,虽然无论从对联的哪一方面来看,都不算严谨,但这充满诙谐搞怪意味的奇思妙想,也是十分巧妙。同学们若有兴趣,不妨也开动脑筋,提笔一试。
与其他文字相比,汉字的造字方法种类繁多,主要有象形、指事、会意、形声、转注和假借六种。汉字的书写笔画也独具特色——横平竖直,一撇一捺、一钩一折都各有神韵。也正因此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