喜庆的春联
在有着五千年文化积淀的中国,春节作为一年当中最重要的节日,是当之无愧的“百节之首”。庆祝春节的习俗多种多样,不胜枚举。其中,保存最完善、最广为流传的习俗非贴春联莫属,关于春联的由来有这样一个传说:
神话中有一个叫鬼域的世界,在这世界的中心有座巍然耸立的高山,一棵枝叶繁茂、覆盖千里的大桃树屹立于山间,一只金鸡凌然站立在高耸的树梢上。每日,金鸡于太阳初升之时报晓,将在夜间外出游逛的鬼魂召回到鬼域。鬼域大门两侧各站有一位神人把守,神人监视着鬼魂在深夜外出期间的一举一动,鬼魂若是在外做了丧尽天良的坏事,就会受到严厉的惩罚。因而,全天下的鬼魂,无一不惧怕桃树下的两位神人。
于是,古代的百姓为了辟邪,就将两位神人的模样或名字刻在桃木上,放置在自家门口,这木板也被称为“桃符”。到了宋代,随着人们文化水平和审美能力的提高,人们普遍开始在桃木板上写对联,一来能驱鬼辟邪,二来能表达美好愿望,而且还能将门户装饰一新。到了后来,人们为了方便,就把对联写在寓意吉祥喜庆的红纸上,然后工工整整地贴在门的两侧,迎接新的一年,这就是“春联”的由来。每逢过年,贴春联就成了家家户户的头等大事。
关于春联,还有一则有趣的故事:春节将至,街上人来人往、摩肩接踵,到处充满了红红火火的色彩,洋溢着喜气洋洋的氛围。一家乐器店此刻也悬灯结彩,锣鼓喧天,引得过路人都来凑热闹,霎时间门庭若市。
看见这热闹的景象,老板很是高兴,对敲锣打鼓的两个店员说:“年节将至,该换上一副新的春联了,你们快想想,怎么写出一副既喜庆又符合咱们店铺特色的春联来!”两个店员都是聪明伶俐、头脑灵活的年轻人,其中一个望着手中的乐器,灵光乍现,脱口而出:“普天同庆,当庆当庆当当庆。”听此上联,另一位年轻人也来了灵感,敲了一下手中的锣鼓道:“举国若狂,且狂且狂且且狂。”
老板一听,满是欣喜,连连拍掌称妙。原来上联“当庆”是在模拟铙钹声,下联的“且狂”则是锣鼓声的谐音。这副喜庆的对联字面上对仗工整,读起来也是朗朗上口,如闻乐声迭起,瞬间让人感受到了浓浓的节庆气氛。
在有着五千年文化积淀的中国,春节作为一年当中最重要的节日,是当之无愧的“百节之首”。庆祝春节的习俗多种多样,不胜枚举。其中,保存最完善、最广为流传的习俗非贴春联莫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