健康养生,走起来
常言道:饭后百步走,活到九十九,这已是一句人们口口相传、耳熟能详的养生小秘诀了。说来可能很多人不信,每天简简单单的走路竟是一种低成本、高效率的养生方法。
2021年,美国研究团队以16732名平均年龄为72岁的女性为研究对象,收集她们每天行走的步数。步数类型主要有两种:一是短暂走路,如在日常生活中做家务、上下楼梯或在房间走动等;二是长时间连续走路,即走路时间≥10分钟,走路速度≥40步/分钟。研究团队发现,不管走路的时间是长还是短,只要步数增加就有助于降低人类死亡风险,而且走的步数越多,对降低死亡风险的帮助就越大。
此外,《美国医学会杂志》曾发表一项研究,研究涉及4840名年龄40岁以上的成年人。其中,每天步数少于4000步的研究对象死亡率为7.67%,而每天超过12000步的研究对象死亡率为0.48%。研究进一步发现,每天步行8000-12000步,死亡风险能够明显降低50%以上。
走路被世界卫生组织认为是“世界上最好的运动”。多项研究表明,走路有着增强心肺功能、预防心脑血管疾病、防止骨质疏松、增强记忆力、减轻压力等等益处。那么走路越多,寿命就会越长吗?走得越快,身体素质就越好吗?甚至有人认为“谁走的步数多,谁就有面子”“穿着拖鞋到处走也没问题”“走路是最好的,可以代替其他一切运动”......于是,有的人走得容光焕发,而有的人却“走进”了医院。
事实上,我们不必盲目跟风,虽然走路简便易行,却也要量力而为。多项研究成果表明在日常生活中应当少坐多动,一般来说,每天走路6000-7500步即可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。我们应在有限的条件里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,若因走路姿势不对、走路速度过快、运动过量等,加大了身体负荷,岂不是得不偿失?
而且,对于走路这种老少皆宜的运动方式,不同人群也应当有不同的锻炼方式,如早上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比较高,而晚上灯光微弱、可视度较低,因此老年人可以选择在下午4-5点时缓步慢走,便可逐渐提高身体的抵抗力和免疫力;年轻人则可以选择甩开臂膀,大步快走、倒走至微微出汗,适当延长走路的时间,便能快速促进血液循环,提高新陈代谢的速度。
当然,不是每个人都能在繁重的学业或工作中抽时间出来锻炼,但即便只是短时间内的简单走动,只要能够坚持下去,也能达到强身健体的功效。养生方式千千万,想要长久、健康高效地养生,便需要我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时间、能力和身体状态等,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。
适当运动,科学养生,我们一起“走”起来!
常言道:饭后百步走,活到九十九,这已是一句人们口口相传、耳熟能详的养生小秘诀了。说来可能很多人不信,每天简简单单的走路竟是一种低成本、高效率的养生方法。 2021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