趣味谐音联
谐音字,是指字形不同,但发音相似或相同的汉字。比如,“同”和“童”就是谐音字。有时候,人们可以使用谐音字来含蓄委婉地表情达意。在对联中也会用到谐音字,还显得有些幽默呢。
一日,江南四大才子之一的唐伯虎出门赏景,不知不觉来到了田野上,放眼四望,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。正当他站在田埂上欣赏美景时,有个农夫挑着一大箩筐黑泥迎面走来。田埂十分狭窄,只能一人通过,唐伯虎和农夫面面相觑,谁也不肯相让。
两人僵持一会儿后,农夫打破了沉默,说道:“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,我出个上联,你若是可以对出下联,我就给你让路。”唐伯虎听后,立刻来了兴致,欣然应允。农夫不一会儿便给出了上联:一担重泥拦子路。唐伯虎听完略加思索:这上联的表面意思极为明白,我挑了一担沉重的泥,拦住了您的去路。看起来简简单单,但其实远远没有那么容易。“重泥”又谐音“仲尼”,即孔子,而“子路”则是孔子的学生。因此,上联中暗含了另一层意思:学生子路性情冲动,孔子经常提点敲打他。由此可见上联之巧妙,高手在民间啊!唐伯虎一时间不知道如何应对,只好给农夫让路。
到家后,唐伯虎心里仍然惦记着这副对联。有一天,他在外出拜访好友的途中,碰到一群纤夫,有说有笑地走在回家的路上。突然,唐伯虎灵光闪现,快步走到朋友家中,挥笔写出农夫出的上联“一担重泥拦子路”,顿笔又写出下联“两岸夫子笑颜回”。朋友看到后拍手叫绝、赞叹连连。唐伯虎的下联也用了谐音、双关,表面意思是河岸上的纤夫们终于结束了一天的劳作,笑逐颜开地回家去,但也隐含着另一层深意:“夫子”代指“孔夫子”,即孔子,而“颜回”则是孔子最为欣赏、喜爱的弟子,与上联的孔子敲打子路相对。
在这副对联中,“一担”、“两岸”都是数词与量词的组合,“重泥”、“夫子”都是指孔子,“拦子路”、“笑颜回”在写动作的同时,又暗含了两个人名。字字相对,一语双关,实在是妙极了!
谐音字,是指字形不同,但发音相似或相同的汉字。比如,“同”和“童”就是谐音字。有时候,人们可以使用谐音字来含蓄委婉地表情达意。在对联中也会用到谐音字,还显得有些幽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