寿宴上的对联
清朝年间,康熙皇帝在六十寿诞时,宴请了举国上下的老人为自己祝寿,只要是年纪在65岁以上的老人,都可以到京城宫内参加宴会。此次盛宴,一为笼络臣民,二为践行孝德,营造尊老敬老的社会风气,以促进国家繁荣稳定,史称“千叟宴”。
数十年之后,乾隆皇帝即位,他继承了祖父康熙皇帝的胆识与才略,成为中国历史上又一位赫赫有名的皇帝。乾隆皇帝不仅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最久,也是最长寿的皇帝。他曾总结自己的一生有“十全武功”,自诩“十全老人”。在乾隆皇帝的励精图治下,国家形势一片大好,到了他即位50周年时,便打算延续康熙年间的传统——举办“千叟宴”,宴请三千余名老人前来参加,共同欢庆百姓安居乐业、国家繁荣富强的太平盛世之景。
“千叟宴”的前后七日,从紫禁城到圆明园,好几十里的街道都张灯结彩,挂满了红彤彤的灯笼。皇宫里举行着声势浩大的恭贺仪式,民间也有各种演出和庆祝活动,到处歌舞升平、全民欢庆。
乾隆皇帝平日里就喜欢吟诗作对,宴会当天,喜庆热闹,他更是雅兴大发。宴席间,年纪最大的是一位有着141岁高龄的长寿老人,乾隆皇帝微服私访时曾得到老人的帮助,这次特意邀请他前来赴宴。为了表示尊敬与祝福,乾隆皇帝与纪晓岚还特地为这位长者作了一副对联。
乾隆出上联,他以老者的年龄为题,说道:“花甲重开,外加三七岁月。”纪晓岚听罢,立即明了:古称60岁为花甲,“重开”即两个花甲,那就是120岁,再加上三七二十一岁,恰好是席间年纪最长者的年龄:141岁!
于是,纪晓岚稍作思忖,对曰:“古稀双庆,又多一个春秋。”原来,古代人的平均寿命较短,能活到70岁的已经比较稀少了,因此,人的年纪到70岁也称古稀,双庆即两个古稀,也就是140岁,一个春秋恰巧是一年轮回,加起来不多不少,正好141岁。
在座的诸位听了这副对联,纷纷拍手称奇,老人们更是赞不绝口:“咱们平常百姓家的聚会跟皇家的酒席可真是没法比,且不说有上百道精心烹制的美味佳肴,大才子们吟诗作对的水平也是咱们普通人几辈子都达不到的呀!能有这样的见识,多亏了圣上的开明政策啊!”宴会结束后,大家都心满意足地回家去了。
清朝年间,康熙皇帝在六十寿诞时,宴请了举国上下的老人为自己祝寿,只要是年纪在65岁以上的老人,都可以到京城宫内参加宴会。此次盛宴,一为笼络臣民,二为践行孝德,营造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