管鲍之交
春秋时期,齐国有一对至交好友,管仲和鲍叔牙。鲍叔牙以知人善任、荐贤让贤而闻名于世。
年轻时的管仲和鲍叔牙一起做生意,虽然几乎所有本钱都是鲍叔牙投入的,但赚钱后两人分成时,管仲却常常拿得更多。鲍叔牙从不认为管仲贪财,因为他知道管仲家贫,而且需要赡养老母亲。管仲曾经多次为鲍叔牙出谋划策,结果都失败了,鲍叔牙却认为这只是时机未到,并不觉得是管仲愚笨。管仲曾三次为官,但三次都被国君辞退,鲍叔牙也只是叹惜他怀才不遇。两人一同外出打仗,管仲常常躲在最后面,大家都骂他贪生怕死。鲍叔牙亦会马上为他辩解:“你们误会管仲了,他不是怕死,他是得留着小命去照顾老母亲呀!”
鲍叔牙处处维护管仲,极力掩盖他的缺点,那是因为实在太爱惜管仲这个人才。每当管仲回忆起这些,总是很感慨地说:“生我的是父母,而了解我的人可是鲍叔牙呀!”
后来,公子诸当上了齐国国王,他残暴昏庸、荒淫无道,鲍叔牙预感齐国一定会发生内乱,就带着公子小白逃到莒国,管仲则带着公子纠逃到鲁国。不久,齐国真的发生内乱,国王诸被人杀死。这时,管仲想杀掉公子小白,好让公子纠顺利当上国王。然而管仲在暗算小白的时候,却把箭射偏了,射到了小白的裤腰上,小白因此大难不死。鲍叔牙和小白快速回到齐国,在众人的支持下当上了国君,这就是齐桓公。
小白最终胜出,当上国王,并且抓捕了管仲。鲍叔牙是个心胸宽广的人,他亲自在城门前迎接被押送回来的管仲,以礼相待。当小白决定封鲍叔牙为宰相时,鲍叔牙却对小白说:“管仲各方面都比我强,陛下应该请他来当宰相才对呀!”小白一听,生气地说:“管仲当时要杀我呢,他是我的仇人,你居然叫我请他来当宰相!”鲍叔牙却说:“这不能怪他,他当时是为了帮他的主公公子纠才这么做的呀!”小白最终被说服,虚心地向管仲请教富国强兵、建立霸业的方法,管仲讲得头头是道。两人越谈越投机,一直谈了三天三夜,大有相见恨晚之感。齐桓公于是任命管仲为宰相。而管仲果然不负重托,用心辅佐齐桓公成就了 “九合诸候,一匡天下”的霸业。
苏洵曾经说过:“举天下之贤者以自代。”让贤的美谈自古就有,其中最脍炙人口的莫过于本文讲述的“鲍叔牙荐管仲”的故事,鲍叔牙的无私让贤被后人称之为“鲍子遗风”,名垂千古。而鲍叔牙与管仲之间挚诚、深厚的友谊也被后人所称羡,人们也常常用“管鲍之交”来形容交情深厚的朋友之间那种相互深深信任的关系。
春秋时期,齐国有一对至交好友,管仲和鲍叔牙。鲍叔牙以知人善任、荐贤让贤而闻名于世。 年轻时的管仲和鲍叔牙一起做生意,虽然几乎所有本钱都是鲍叔牙投入的,但赚钱后两人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