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魏征赢言进谏
唐太宗李世民是一个伟大的皇帝。在他的统治下,国家政治清明、河清海晏、天下太平。这些成就的取得与他大力招募贤才,虚心纳谏密不可分。其中,魏征就是当时最有名的谏臣。
魏征从小就失去了父母,家境贫寒,但他十分喜欢读书,这造就了他坚韧不拔的品格。后来他被太宗器重,并被任命为谏官。魏征觉得自己遇到了知己,便竭诚辅佐太宗,知无不言。加上性格耿直,他往往据理力争,从不委曲求全。
有一次,唐太宗问魏征:“历史上的君主,为什么有的人明智,有的人昏庸?”魏征说:“多听听各方面的意见,就明智;只听单方面的话,就昏庸。”他还举了尧、舜和秦二世、隋炀帝等例子,说道:“治理天下的帝王如果能够采纳下面人的意见,那么他就能知道天下的情况,即使他的亲信想蒙蔽他,也蒙蔽不了。”唐太宗连连称是。
又有一天,唐太宗读完隋炀帝的文集,跟左右大臣说:“我看隋炀帝这个人,学问渊博,也懂得尧、舜的好,桀、纣的不好,但为什么他干的事却这么荒唐?”魏征回答道:“一个皇帝光靠学问渊博不行,他还应该虚心倾听臣子的意见。隋炀帝自以为有才华,骄傲自大,说的是尧舜的话,干的却是桀纣的事,到后来糊里糊涂,就自取灭亡了。”
由于魏征性格刚直,即使在太宗生气的时候,他也敢当面提出建议,从不退让,所以太宗有时都害怕他。有一次太宗得到了一只上好的鹰,把它放在自己的肩膀上,十分得意。但看见魏征远远地向自己走来时,太宗赶紧把鸟藏在怀中。魏征看到后,为了不让太宗沉迷于玩乐,就故意奏事很久,致使鹰闷死在太宗怀中。
魏征进谏时,经常说话不客气,太宗因此很没面子。一天,唐太宗恼火地说:“总有一天我要杀了这个乡巴佬!”皇后听后却向唐太宗祝贺道:“魏征能直言不讳,正说明他遇上了明主,应该祝贺陛下啊。”唐太宗随即转怒为喜。这之后仍然欣赏、重用魏征。
后来魏征去世,唐太宗十分痛心地说:“人们用铜镜,可以照见衣帽是不是穿戴得端正;用历史作镜子,可以看到国家兴亡的原因;用人作镜子,可以发现自己做得对不对。魏征一死,我就少了一面好镜子啊!”
唐太宗李世民是一个伟大的皇帝。在他的统治下,国家政治清明、河清海晏、天下太平。这些成就的取得与他大力招募贤才,虚心纳谏密不可分。其中,魏征就是当时最有名的谏臣。 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