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代名臣司马光
司马光,字君实,北宋年间著名的政治家、史学家、文学家,他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——《资治通鉴》。司马光为人温良谦恭、刚正不阿,做事勤奋刻苦,性情低调淡泊。他的人格堪称儒学教育下的典范,受到历代读书人的敬仰。
童年时的司马光聪明机灵,遇到事情沉着冷静。有一次,他跟小伙伴们在后院里玩耍。院子里有一口大水缸,有个小孩爬到缸沿上玩,一不小心掉到了水缸里。缸大水深,眼看那孩子就要被水淹过头顶了,其他孩子们吓得边哭边喊,跑到外面向大人求救。这时,司马光急中生智,从地上捡起一块大石头使劲向水缸砸去,只听“砰”的一声,水缸破了,缸里的水流了出来,被淹在水里的小孩也得救了。
司马光自幼就是出了名的神童,但他一点也不骄傲,仍坚持不懈地刻苦学习。司马光睡觉时用的是圆木枕头,为什么要用圆木枕头而不用舒适的软枕头呢?原来当他读书太困倦的时候,一睡就会睡很久,但如果枕的是硬梆梆的圆木枕头,只要稍微动一下,枕头就轻易滚走了。头撞在木板床上,司马光就会被惊醒,然后立刻爬起来继续读书。因此,他给这个枕头起名为:“警枕”。经过十几年如一日的勤学苦读,司马光成为了一个学识渊博、通晓古今的人。
司马光对历史有着深入的研究。他认为治理国家的人,一定要通晓历史,从历史中汲取国家兴盛衰亡的经验教训。但他发现,现有的史书纷繁冗杂,执政者没有那么多时间阅读。于是,他开始着手编纂一套从战国到五代的史书。宋神宗即位后,十分支持司马光编书,便把自己收藏的两千四百余卷书都送给了司马光,并亲自将其命名为《资治通鉴》(资治:帮助皇帝治理天下,通鉴:通史)。
后来司马光被罢官,他便更专心于编写《资治通鉴》。为了完成这部巨著,司马光和助手们收集和整理了大量资料,除了历代的正史之外,还参考了三百多本历史著作。经过十九年的辛勤编纂,司马光终于完成了《资治通鉴》的编写,书籍的原稿足足堆放了两间屋子。《资治通鉴》按历史年代编写,记载了中国上下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历史。它材料丰富、考证严格,文字精练生动,是我国最有价值的史学著作之一。整整十九年时间里,司马光将全部心血注入到这部著作里,每天工作到深夜。《资治通鉴》完成时,他的身体已经十分衰弱,眼睛昏花,牙齿也大多脱落了。成书两年后,他便积劳成疾,驾鹤西去了。人终有一死,司马光已仙逝近千年,但他伟大的人格和294卷近400万字的《资治通鉴》仍然教育、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读书人!
司马光,字君实,北宋年间著名的政治家、史学家、文学家,他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——《资治通鉴》。司马光为人温良谦恭、刚正不阿,做事勤奋刻苦,性情低调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