和尚皇帝朱元璋
中国历史上有两位著名的布衣皇帝,他们以平民的身份起家,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,开创了大一统的王朝,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。一位是汉高祖刘邦,另一位就是明朝开国皇帝—朱元璋。
朱元璋幼名朱重八,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,家境十分贫寒。他小时候给地主家放牛,但地主是个尖酸刻薄的人,自己每天大鱼大肉,却给放牛娃们吃野菜馊饭。一天,朱元璋和其他放牛娃饥饿难耐,就把一只牛杀掉吃了。吃完牛肉,朱元璋焦虑地想:怎么交差呢?他灵机一动,把牛尾巴放到悬崖边上,匆匆跑到员外家,对员外说:“不好了,牛跳崖了,我们把尾巴都拽断了也没能拽住。”员外将信将疑,但亲自查看后不见牛的踪迹,只有一条牛尾巴,只好自认倒霉。
17岁那年,父母和哥哥死于一场瘟疫后,孤身一人的朱元璋为求温饱出家当了和尚。但元朝末年政府腐败,天灾连年不断,百姓们纷纷揭竿而起,和尚也当不安稳了。而且朱元璋是个不甘受人压迫、胸怀大志的人。在当和尚期间,他每天洗衣做饭、扫地烧香,忙得不可开交,却仍经常被老和尚斥责。久而久之,朱元璋满腹怨气,经朋友介绍他就加入了以郭子兴为首的“红巾军”。而且把名字改为“朱元璋”,寓意为诛灭元朝的利器。
参加起义军后,朱元璋睿智果敢,屡建奇功,很快就成为一方豪强。而后他采纳朱升的建议“高筑墙、广积粮、缓称王”,大力发展生产。接下来他在鄱阳湖血战击败陈友谅,而后消灭张士诚等势力。最终击破各路农民起义军,扫平元的残余势力,在南京称帝,国号大明。
在位期间,他深知民间疾苦,与民休养生息,减免赋税。建国之初,百姓生活困苦,可一些达官贵人却穷奢极欲。出身贫苦的朱元璋十分恼火,决心予以整治。一次,他趁着为皇后过寿,有意摆出粗菜淡饭宴客,以警醒文武百官。第一道菜是炒萝卜,象征祛除百病;第二道菜是炒韭菜,象征国家长治久安;再则是两大碗青菜,喻意为官清廉,两袖清风。最后一道是极普通的葱花豆腐汤。宴后朱元璋当众宣布:“今后你们请客,最多只能‘四菜一汤’,谁若违犯,严惩不贷”。而后“四菜一汤”流传开来,也是今天国宴的标准配置。
朱元璋十分勤政,经常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。在他的努力下,社会经济取得了很大的发展。但狡兔死,走狗烹,跟随朱元璋打天下的文臣武将们后来被他用各种理由屠戮殆尽,这也是他广为后人诟病的一点。
史学家赵翼说,明太祖一人兼具了圣贤、豪杰、盗贼的品性。的确,朱元璋的身上豪气和匪气并存,后世对他的评价也是毁誉参半。但不论如何,他奇特的个性、传奇的身世、以及独树一帜的治国驭人之术,都令人好奇,引人深思。
中国历史上有两位著名的布衣皇帝,他们以平民的身份起家,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,开创了大一统的王朝,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。一位是汉高祖刘邦,另一位就是明朝开国皇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