莫高窟、莫高窟开凿第一人
莫高窟
敦煌莫高窟是祖国西北的一颗明珠。她坐落在甘肃省三危山和鸣沙山的怀抱中,四周布满沙丘,492个洞窟像蜂窝似的排列在断崖绝壁上。
莫高窟保存着两千多尊彩塑。这些彩塑个性鲜明,神态各异。有慈眉善目的菩萨,有威风凛凛的天王,还有强壮勇猛的力士。有一尊卧佛长达16米,他侧身卧着,眼睛微闭,神态安详。看到这一尊尊惟妙惟肖的彩塑,游人无不啧啧赞叹。
莫高窟不仅有精妙绝伦的彩塑,还有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宏伟瑰丽的壁画。壁画的内容丰富多彩,有记录佛教故事的,有描绘神佛形象的,有反映民间生活的,还有描摹自然风光的。其中最引人注目的,是那成百上千的飞天。壁画上的飞天,有的臂挎花篮,采摘鲜花;有的怀抱琵琶,轻拨银弦;有的倒悬身子,自天而降;有的彩带飘浮,漫天遨游;有的舒展双臂,翩翩起舞……看着这些精美的壁画,就像是走进了灿烂辉煌的艺术殿堂。
莫高窟里还有一个面积不大的洞窟——藏经洞。洞里曾藏有我国古代的各种经卷、文书、帛画、刺绣、铜像等六万多件。由于清王朝腐败无能,大量珍贵的文物被帝国主义份子掠走。仅存的部分经卷,现在陈列于北京故宫等处。
莫高窟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,这里的每一尊彩塑、每一幅壁画,都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。
(作者不详,选自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课本)
莫高窟开凿第一人
前秦建元二年(366年),有一个来自东土的和尚,这个人不是取西经的唐三藏,而是一位名为乐尊的和尚。乐尊一心向佛,心无旁骛,经常身披袈裟,手持禅杖,不畏艰辛,四处云游。
冥冥之中,似乎有上天指引。有一天,乐尊西游至大漠中的鸣沙山和三危山之下,走得有些疲惫,就决定在此地稍作歇息,正巧碰上夕阳西下之时,金灿灿的阳光照射在三危山上。他抬头望去,看见了改变他一生、甚至是改变了敦煌的历史的景象——三危山上金光万道,万尊佛祖在金光中若隐若现。乐尊心里想,这肯定是佛祖显灵了,以此奇异景象来告诉他,此处便是圣地。于是,乐尊马上跪下磕头行礼,立誓要在此处拜佛修行,祈求有一天能够得道成佛。
不久,乐尊筹集好物资,请工匠来到了三危山的大泉河谷,也就是他看见了万道佛光、佛祖显灵的地方,在这悬崖峭壁之中凿开了莫高窟的第一石窟。
大泉河谷下幽深僻静,风光壮丽,是一处不可多得的修行圣地。乐尊也在这度过余生,一生宣扬佛法,普渡众生。他认为“众生皆平等,人人皆可成佛。”
后来很多弟子们也在这大河谷开凿建造,但是都没有超过乐尊开凿的石窟。敦煌的人民认为后来者都“莫高于此僧”,便把乐尊首开的石窟命名为莫高窟,以此来纪念乐尊。
历史变迁,更朝换代,每一个朝代都有新开凿的石窟,并且绘有神秘美丽的壁画。在这一千多年中,佛门弟子、富人商贾、善男信女皆慕名到这里朝拜,香火不断。
(作者不详,资料来源于网络)
莫高窟 敦煌莫高窟是祖国西北的一颗明珠。她坐落在甘肃省三危山和鸣沙山的怀抱中,四周布满沙丘,492个洞窟像蜂窝似的排列在断崖绝壁上。 莫高窟保存着两千多尊彩塑。这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