昭君出塞
汉元帝时代,北方的匈奴族有个名叫呼韩邪的单于向大汉请求和亲,也就是请求汉元帝把女儿嫁给他。
汉元帝考虑到和亲一事有利于两国和平与百姓安居,便同意了。但汉元帝又舍不得让宝贝女儿远嫁,于是想出了一个办法:既然单于从来未见过公主,那不如找个宫女顶替公主嫁过去,反正他也不会知道的。
按理说,在皇宫里找个宫女并不难,但问题是匈奴那个地方不仅与长安相隔万里,而且自然环境恶劣、文化落后,人人都不愿意嫁过去。当时宫中有一位深明大义的宫女,名叫王昭君,她听说了和亲之事后,便主动提出自己愿意前往匈奴和亲。
负责和亲事情的大臣听说王昭君愿意远嫁,便向汉元帝汇报。汉元帝听了非常高兴,便为单于和王昭君选了一个良辰吉日,让他们在长安成亲。单于娶得才貌双全的王昭君,感到非常满足,便答应从此再也不会侵扰汉家边疆。
在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,王昭君告别故乡长安,踏上了前往匈奴的旅程。临走时,昭君亲自弹了一首悲伤的曲子,以表达对家乡的眷恋之情。据说,当时天上的大雁听到这悦耳的琴音,看到马车上美丽的昭君,都呆呆地忘了扇动翅膀而跌落地上。后来,人们便用“落雁”来形容王昭君的美丽。
昭君一路翻山越岭,千里迢迢来到了匈奴,成为了呼韩邪单于的王后。刚开始时,由于语言不通,生活习惯也很不一样,因此她非常想念家乡。但聪明贤惠的王昭君很快就努力适应了当地的生活,而且和匈奴人都相处得很好。
当时,匈奴的生产、文化都很落后,王昭君便把中原的文化知识、生产技能一样一样传授给他们,同时昭君也没有忘记自己和亲的使命,一直劝单于不要打仗,使两国人民和平共处。
昭君出塞,为两国和平作出了巨大的贡献,而她给匈奴地区带去中原的文化技术,更是有效改善了当地人的生活,由此得到了匈奴族人的普遍尊敬和爱戴。
汉元帝时代,北方的匈奴族有个名叫呼韩邪的单于向大汉请求和亲,也就是请求汉元帝把女儿嫁给他。 汉元帝考虑到和亲一事有利于两国和平与百姓安居,便同意了。但汉元帝又舍不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