滥竽充数
战国时期,齐国的齐宣王喜好听音乐,尤其爱听竽的声音,他的宫中有三百名乐师。每逢宴会,齐宣王便命令这些乐师吹竽,并且要求这三百名乐师一起吹竽。
有个姓南郭的人听说了齐宣王的爱好后,觉得自己有机可乘。于是他进宫面圣,对齐宣王说道:“大王,我吹竽能使人们落泪,百灵鸟也为我停留。听说大王您喜爱听竽,因此我愿进宫成为您的乐师,将自己的绝技献给大王。”齐宣王十分高兴,二话没说就将他留了下来,并且编入了那三百名乐师之中。
南郭为此洋洋得意,可实际上他根本不会吹竽,每当齐宣王命乐师们奏乐的时候,他便弄虚作假,和其他乐师一样鼓起腮帮子,装出一副会吹的模样,身体随着乐声左右摇晃,看起来比其他会吹竽的乐师还要陶醉。此后南郭在皇宫中混过了一天又一天,拿着不劳而获的薪水,日子过得十分惬意。
好景不长,齐宣王死了,他的儿子齐愍王继承了王位。齐愍王也爱听竽,可是不同于他的父亲齐宣王那样爱听合奏,齐愍王喜欢叫乐师挨个为他演奏。这下可急坏了南郭,他如热锅上的蚂蚁,急得团团转。南郭知道自己无论如何都蒙骗不过去,只好连夜收拾行李,逃之夭夭了。
战国时期,齐国的齐宣王喜好听音乐,尤其爱听竽的声音,他的宫中有三百名乐师。每逢宴会,齐宣王便命令这些乐师吹竽,并且要求这三百名乐师一起吹竽。 有个姓南郭的人听说了...